政策资讯 资讯详情
《军报每天读》20211104
2021-11-04 14:47:22 浏览量:5827


战友们、网友们,大家好,今天是11月4日,星期四。欢迎收看今天的军报每天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3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上午10时2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将于11月4日在上海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通过视频发表主旨演讲。

联勤保障部队汽车运输某团一营一连,是一个征战千里运输线的英雄集体。70多年来,一连30余次被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3次、集体三等功3次;连队党支部先后21次被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6年7月被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被誉为“千里运输线上的坚强战斗堡垒”。蜿蜒崎岖、气候多变的“天路”见证着这群高原汽车兵的光荣和梦想。跟随头版文章《“天路”见证:铁骑驰骋永向前》,我们走近他们。

翻开二版,本期“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牢记初心使命 争取更大光荣”专栏的主角是火箭军某部。正在欢度国庆的官兵,突然接到战备拉动命令!号手旋即就位,官兵们随大国长剑奔赴隐秘的远方。这样的日子,官兵们早就习以为常。该部领导告诉记者,习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要求“以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部队官兵而言,就是要做到全时待战、随时能战,锻造能打胜仗的硬核能力。我们一同阅读文章《淬火锻造“更强大的能力”》,感悟该部官兵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矢志不渝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思考与实践。

夜幕降临,新疆军区某团通信排长何桥身处海拔5000多米的雪域高原。而远在3000公里外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一群人在星空下屏息伫立。随着倒计时归零,密林深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技术室里,何桥的妻子、助理工程师于汶钰倚靠在窗前,目光随着耀眼的火光一同升空。对于何桥来说,爱人,是他挺立高原的强大后方。去年夏天,父亲生病住院,妻子默默承担起一切,带着老人四处求医。前年休假,在去民政局登记结婚的前一天,他突然收到单位的召回电话,爱人没有一句抱怨,和他一同奔赴部队。一周后,他们在驻地领取结婚证,兑现在星空下曾许过的爱情誓言。本期“军营观察”我们一同感受“同一片星空下的挚爱”。

翻开“基层传真”,我们来认识一名特殊新兵。7月上旬,当52岁的沈朝虎背着背囊来到驻拉萨某团一营三连当兵锻炼时,战士们有两个疑问:一个是这位从北京科研院所来的高级工程师,怎么看起来黑乎乎的,还一脸晒伤?另一个是这位老同志咋到了西藏还生龙活虎的,一点高原反应都没有?原来这位老兵今年已有34年的兵龄,曾参加过边境防御作战,是工程爆破、伪装、野战筑城领域的专家,有一大堆科研获奖成果,已经在海拔4000多米的雪域高原执行了一年多的任务,接到陆军组织当兵锻炼的通知后,直接赶了过来。战士们见过下连当兵的,但没见过这么大年纪的。那么,这位“老”新兵,将给部队带来些什么呢?科研人员下连当兵,又会给连队留下点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关注。

正在热映的电影《长津湖》中,连长杨根思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的一幕,给广大观众以深深震撼。现实生活中,一代代“杨根思连”官兵,自觉传承发扬老连长“三个不相信”精神,砥砺血性胆气,永葆冲锋姿态,让荣誉战旗始终高高飘扬。敬请关注本期“长征副刊”。

以上就是今天节目的全部内容,感谢您的关注,了解更多资讯,请登录军报客户端和中国军网,我们下期节目再见。